小儿腹股沟斜疝,也被俗称为小儿疝气,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率约为1-4%. 在胚胎发育时期,腹股沟处有一个“鞘状突”,可以帮助丸降入或圆韧带固定. 然而,有些儿童出生后,这个鞘状突没有完全关闭,导致腹腔与腹股沟区域之间留下一个通道. 如果通道直径小于5毫米,腹腔内腹水会进入,形成小儿鞘膜积液. 如果通道直径大于5毫米,腹腔内肠管、网膜、巢、输管等就会进入,从而形成疝气. 男孩患病发病率是女孩10倍,且多见于右侧,也可能同时发生在两侧.
小儿腹股沟斜疝症状有以下几种:1. 通常在儿童哭闹或剧烈运动时,腹股沟处会出现一个突起包块,有时会延伸至部位,但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2. 如果疝块发生嵌顿(即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持续哭闹,接着会出现呕吐、腹胀、发烧、烦躁不安,进而可能导致脱水和休克等严重症状. 3. 小儿鞘膜积液表现为肿大,晨起时体积减小,下午或活动后增大,一般没有明显不适症状.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通常认为,在婴儿出生后半年,如果疝气没有自行缩回话,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而如果有疝气嵌顿病史,则应尽早进行手术. 对于鞘膜积液,由于通道直径相对较小,且没有类似疝气嵌顿风险,因此可以观察到2岁. 如果在2岁时仍未自行缩回,也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济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一科/疝和腹壁外科采用了最先进微创腹腔镜手术方法来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避免了对精索、输精管等生殖系统损伤,同时也避免了血肿、水肿等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手术能够真正实现疝囊高位结扎,降低了复发率。此外,腹腔镜手术切口小(仅0.5厘米)、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尤其是对于年长儿童而言),并且可以同时发现并处理另一侧隐疝气。特别是对于传统手术术后复发病例,腹腔镜手术优势更加明显。
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对于家长们来说,他们最关心问题之一是关于麻醉方式选择以及是否安全。一项由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于2015年10月发布顶级研究成果显示,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在婴儿出生后60周内进行手术时,随机选择全麻或局麻,经过两年跟踪观察后,儿童神经发育状态没有差异. 这意味着,全麻对于儿童生长发育没有太大影响. 这也是目前关于儿童麻醉最具有说服力研究结果之一.
在手术前,医生会对孩子身体进行全面评估和,以排除手术和麻醉禁忌症。现代医学进步可以保证绝大部分类似手术和麻醉安全进行. 自2015年开始,济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一科每年暑期都会举办“少儿疝病义诊月”,科室已经开展了超过10年微创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是济南地区最早进行大规模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科室. 该科室不仅采用最先进手术技术,还通过多年实践经验,保证手术安全和有效。
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时,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选择,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手术效果和恢复体验。家长们不必过度担心麻醉带来后遗症,现代医学发展已经能够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 选择专业医院和医生进行治疗,将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好健康保障.
注:文在原文基上进行了改写,并根据要求增加了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